博雅小学堂
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
文|Josh
前段时间,华人AI科学家、斯坦福大学教授,被称为AI教母的李飞飞,正式宣布创业了。可以说,她想借助商业的力量,为自己的AI研究提速。
李飞飞在AI领域有多重要?
我们知道,之前的AI,需要设计特定的算法,才能实现特定的功能,比如下棋、扫地。但是现在的AI,事先不需要设计,AI自己会深度学习。
让机器学习,就得先让它们不停地看这个世界,而且要看的东西极多。比如,你想让机器理解什么是猫,就需要给它看数以万计的猫的照片。而 最早让机器看世界的科学家,就是李飞飞。 全世界最早最大的可视化数据库ImageNET,就是李飞飞牵头组建的。
李飞飞如何成为李飞飞?父母从小给到她怎样的教育?
读完她的自传《我看见的世界》,你可能就会有答案。今天推送的文章,着重从父母教育方式的角度,帮助我们理解:何以李飞飞。 希望对各位父母有启发。
本文来源:公众号“谷雨星球”
ID:guyujihua2021
大家好,我是Josh。
最近不管打开什么app,我都被一个名字刷屏了:李飞飞。作为一名华裔女性,她的学术成就堪称达到了天花板——
33岁就成为斯坦福计算机系终身教授,44岁成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,曾经担任谷歌副总裁,现任斯坦福以人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(HAI)院长。
她不仅在AI领域里有突出成就,如教AI学会了「读图」,而且,她的学生们遍布各大头部科技公司,被人称为「带出了AI军团的AI教母」。
■李飞飞在斯坦福大学的画像
其创立的ImageNet视觉数据库,包含了1500万张标注图片,方便研究人员可以训练出更强大的图片识别模型,并应用于各类现实需求中。
比如我随手拿了一本书拍了张照片,随便找一款带AI功能的软件(我选的是钉钉AI助手),直接把图片输入对话款,AI就可以在几秒内精准地描述图片内容,甚至包含情感与意境分析。
身为一个华裔女性,李飞飞的成长颇具传奇:
16岁前在国内还是中产家庭的她,随父母赴美后就沦为美国贫民,一边打工一边学英语,从洗衣店走出了高材生,不到2年就拿到了普林斯顿大学物理专业的全奖录取。
更令人佩服的是,毕业时别的同学去华尔街赚高薪走上所谓精英之路,李飞飞却没有为眼前的利益折腰,选择了漫长又艰辛的科学求真之路。
这一路走来,是什么支撑一个看似处于教育劣势的女性越走越远?
读完她最新出版的自传、豆瓣评分高达9.2分的《我看见的世界》,我有了答案。
01
浪漫的父亲和坚定的母亲
「我与未来的距离却大大拉近了」
1976年,李飞飞出生于北京,在成都长大,她的父亲是工程师,母亲是老师。在她的成长经历中,性格迥异的父母对她有着极为不同的影响。
她这样描述过父亲:一个迷失在成年人身份中的大孩子。
他身上看不到为人父的压力和焦虑,就像大海一般,猎奇心和离经叛道的个性像波涛起伏一般,总是给家里带来新奇和变化。
比如他会找来各种零件,自己动手组装一辆带挎斗的自行车,载着小飞飞穿越成都热闹的街道去公园或偏远乡村;他也会带女儿花好几个小时捉蝴蝶、观察水牛,或捕捉野生啮齿动物和竹节虫,带回家做宠物。
■李飞飞来自有爱的家庭
就连李飞飞这个名字,都来自父亲诗意的爱好。
她出生那天,父亲一时兴起去公园观鸟,完全忘了时间,女儿出生后,他自然想到了「飞」字,意为「飞翔」,字形也犹如一只展翅高飞的鸟。而且,「飞」在那个年代是男女通用,也是父亲对传统文化中性别观念的不在意。
在李飞飞眼中,父亲向她展示了纯粹的好奇心,在她心中播下哲学的种子,成为塑造人生的最大力量:
我对探索自己视野之外的事物,产生了永不满足的渴望。
■从小到大,李飞飞始终都对世界保持着好奇心。
与父亲截然不同的是,母亲更像坚定的护卫者。
母亲没有父亲的浪漫,天生叛逆,对约束规训和礼仪嗤之以鼻,她曾说,「飞飞首先是一个独立的个体,然后才是女孩」。
尤其是当母亲觉得坚信的价值观受到质疑时,她从不妥协。
初中时,班主任质疑飞飞读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和关于海洋生物、UFO的报刊杂志,不符合课程推崇的价值,母亲却坚定地站在飞飞这一边,跑去学校跟老师对峙:这有什么问题吗?
于是,李飞飞也自由地从书籍中汲取着营养,熟读鲁迅的作品和道家经典,也读了《双城记》、《老人与海》、《基督山伯爵》等经典名著。
从这些书中,她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视角:将现实生活和书中遥远的世界交织在一起。狄更斯笔下英国的鹅卵石街道,海明威书中波涛汹涌的大海,大仲马写的欧州海岸浪漫冒险……
那个年代的孩子没有多少美剧、英剧可以看,这些书就成为了想象异域世界的一个窗口,向她展示了从未想象过的可能性。
■如今,李飞飞自己的书也进入了他人的书单(彭博社科技专栏在去年年底的荐书)
1992年,16岁的飞飞随父母移居美国新泽西州。
到了美国体面的中产生活一去而不复返,一家三口挤在一居室内,飞飞睡在厨房和用餐区的过道。曾经的工程师父亲只能在一家华人店里做维修工,母亲因心脏疾病只能偶尔打些零工,经济状况非常堪忧。
用现在网络流行语总结说,叫「中产移民,一夜返贫」。
然而,彼时的美国正在掀起一场改变世界的变革:数字革命。在自传中她这样定义这次改变命运的跨洋移居:
“来到美国,我的出身和未来之间的鸿沟缩小了;而在帕西帕尼安家,我和未来的距离被大大拉近了”。
■李飞飞在高中门口
02
中产移民一夜返贫
「妈妈却说你想当科学家就去吧」
身为移民,冲击自然不小,进入美国高中时候,她最大的困难是就是英语和文化冲击。
即便是最简单的家庭作业也要花几个小时,借助两本英汉和汉英词典才能完成,她也只能和拥有相似移民背景的人交朋友,无法融入到当地学生的圈子。
中美文化上的不同给飞飞带来的不仅是惊讶,有时却是惊吓。
美国学校没有国内亚洲学校那么多校园规矩,因为学生都较为自由散漫些。
他们可以穿不同颜色的衣服、戴太阳镜、背名牌包包,或者化妆进校。然后,美国学生普遍比较吵闹粗暴,对老师缺乏尊重,相互之间也常有霸凌。
她曾亲眼目睹一个好友在自己面前,被打得鼻梁骨折和外加脑震荡。几周后朋友康复返校,「他与生俱来的积极乐观被剥夺了」。
这些冲击让飞飞倍感挫败,但她依然对数学和物理学着迷。
有一次一家三口去普林斯顿大学游览,虽然飞飞对普林斯顿一无所知,只觉得校园很美丽。忽然,她注意到一尊青铜半身像,那便是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,她一遍又一遍地读着底座的碑文,感受到极大的激励。
爱因斯坦是她心中最伟大的英雄,为了与偶像靠得更近一些,她更加坚定申请物理学专业的信念,而爱因斯坦待过的普林斯顿是最好的选择。
可对于像飞飞这样的贫困家庭,因为学费的昂贵,读便宜的州立大学与社区大学更划算。但她不死心地申请了。意想不到地是,飞飞不仅被提前录取物理学专业,还收到了近乎全额的奖学金。
■当地报纸的报道
大学的时光过得飞快,1999年,李飞飞在普林斯顿的学习生涯即将结束,她又因为痴迷的物理学做出了一个不同于常人的决定。
当时正值牛市,她收到了包括高盛和美林在内的众多华尔街金融巨头的橄榄枝。任选一个offer,她都可以快速帮家庭摆脱贫困,过上移民家庭梦寐以求的富裕生活。
犹豫不决的飞飞,询问了正卧在病榻的母亲。她母亲则发出了灵魂拷问:“飞飞,这是你想要的吗?”
“妈妈,你知道我想要什么,我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。”
“那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呢?”
母亲的回应一针见血,并没有因为经济上的拮据和家庭现实的困难,而让女儿放弃自己的梦想,或者走一条迂回的路:要不先去赚钱,再实现梦想呢?
在从小对飞飞的教育里,父母始终在身体力行传递同一种观点:学习从不是获得分数或赚钱,而是为了追求个人兴趣,实现个人成长。
多亏这位有远见女性的格局,世界上由此少了一位多一个不多,少一个不少的金融人士,却多了一位影响了AI发展进程的杰出科学家。
■大学毕业后李飞飞曾回到中国,去西藏研究了一年藏医。
03
取得成就前的无尽黑夜
「教育是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」
任何新技术在公之于众之前,都有着漫长的蛰伏期,AI还像一个黑匣子一样一切处于黑暗之中,每一步都举步维艰。
2007年,李飞飞收到了母校普林斯顿大学的邀请,担任助理教授组建第一个个人实验室。当时算法是计算机视觉的中心,研究人员都在绞尽脑汁去推出闪亮的新算法,加上华丽的数学公式,立马就能引发大量关注。
但李飞飞却不这么认为。
她发现,人类几乎能瞬间就识别出自然图像,因为正是这种感官刺激,或者说数据,塑造了我们。没有大量的数据作为训练,即使算法设计得再华丽也无用武之地。
于是,她决定搭建一个有史以来最大的图像数据库,即Imagenet。
看似划时代意义的创新与想法,Imagenet从立项到完成可谓是命运多舛。
首先,学术界并不看好这个项目,甚至声望极高的大咖直接摇头建议飞飞放弃,不要太超前。当时,许多研究人员认为使用大规模数据集进行训练并不高效,而且深度学习技术也尚未成熟。
其次,数据收集和标注需要巨大的工作量。整个团队需要人工手动分类标注超过1400万张图片。按当时的进度,预计要19年,也就是2026年才能完成。李飞飞带的博士生因此一度想换导师换项目。
面对这些难题,李飞飞在书中这样描述:
“我几乎可以看到我的北极星暗淡下来,我的道路又陷入了黑暗之中。一个可怕的想法开始在我心头升起:我承担的风险比我意识到的更大,而现在回头已经为时太晚。”
还好,即使被悲观情绪与压力笼罩长达数个月,李飞飞并没有轻易放弃Imagenet,她笃定这就是最正确的方向,势必会改变AI的未来。
在一点点的进步中,果然出现了转机。
来自中国的一名留学生出了一个主意:将标注工作众包给外国人,不仅可以提高效率,还能节省大量经费。
很快,标注团队从起初的几个大学生,变成一个由数十人、数百人、数千人组成的国际团队,预计完成时间也急剧缩减,先是15年,然后10年、5年、2年,最后不到1年。
后面的故事,大家想必也能猜到。Imagenet推出后经过几年的推广与验证,终成为AI届的宠儿,李飞飞也凭借此获得诸多殊荣。
最新的消息是,李飞飞已经开始了第一次创业。
她建立了一家AI公司,目前已完成种子轮融资。新公司方向定为「空间智能」,掌握了这种能力的机器人,可以在真实世界种执行复杂的动作指令了,比如「打开上面的抽屉,小心花瓶!」
语言模型+视觉语言模型会从3D空间中分析出目标和需要绕过的障碍,帮助机器人做行动规划。
纵观李飞飞一路成长经历,从一夜返贫的华人移民到震惊世界的AI女王,李飞飞堪称一个女孩经由教育突破阶层,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好模板之一。
为了鼓励更多孩子突破观念的束缚,改变命运,她创办了非营利教育组织,让更多人像她一样,看见她眼中看见的世界。
说难却也不难:不过是尊重热爱,勇敢往前,穿越黑暗,直抵光明。
但却也真的难:当教育变成升学的军备竞赛,不管是就业还是求学,都在寻求标准化,一遇到不确定性就心怀恐惧,借口不断,总把人家的成功归因外界,而非内因:不是我们不行,是社会如此导致我们不能。
试问有几个人在老师质疑时能果敢地站在孩子这边?身体力行传达学习不是为了成绩?在一夜返贫之时仍能不为所动鼓励孩子勇敢追梦呢?
在父母的滋养下,李飞飞说过,教育是一个逐步发现自己无知的过程,我最享受的探索未知的旅途。
她前面的人生还很长,属于一个勇敢女性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。
■李飞飞在斯坦福大学的人工智能实验室
博雅好课
《谷歌工程师给孩子的GPT实践课》
主讲老师:赵智沉
谷歌大语言模型工程师
谷歌AI培训师
北京大学物理学学士
密歇根大学高能理论物理博士
纽约文化沙龙创始人
-
本文授权转载自“谷雨星球”
邀你一起做内卷下的教育长期主义者
发布于:北京市